2025是我国扩内需、提振消费的关键之年。从两会上李强总理将消费列为政府工作一号任务,到4月25日最新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释放的消费信号:不仅在政策取向上,强调“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实打实给出具体举措,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叠加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已超过投资和出口的时代背景,充分释放14亿人消费潜力,全面推进消费经济提质升级行动将是未来各级政府工作的核心任务。
其中,具备高容量、广辐射、强带动特质的文旅产业,成为国内扩内需、促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性价比之选。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数据,旅游产业每收入1元将带动相关产业收入4.3元;每增加1个就业岗位,可间接带动7个人就业。截至2023年底,全国A级旅游景区直接就业人数超过160万人、带动就业总数超过1000万人。伴随国内文旅产业加快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文旅释放出更强大“乘数效应”,将拥趸文旅消费进阶成为国内消费经济的龙头赛道。
文旅消费的本质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大众的消费意愿与文旅消费场景、产品丰富程度、服务质量等是否有吸引力正相关。根据近两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接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对扩大文旅消费作出的多项部署来看,国内文旅消费可挖掘的市场,依然是一片深不见底的蓝海:
联动金融机构、文旅企业,将更多优质资源投向文旅领域;支持旅游景区、文博单位拓展服务项目,延长夜间经营时间,扩大接待规模;支持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给营业性演出、各类大型群众性活动审批大开“绿色通道”;推动冰雪消费,建设全球知名冰雪旅游高质量目的地;发展入境消费,推出更多优质入境旅游线路和服务,推广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
还有商务部牵头推动增开大众旅游列车、银发旅游列车,丰富旅游交通产品;国家广电总局推出“跟着影视剧去旅行”等计划。今年两会上,文旅部部长孙业礼在答记者问时,分享未来工作的重点:加快培育新业态,如低空观光、海洋旅游等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逐步完善服务引导管理的政策,为新业态的竞相迸发创造好的条件;大力支持文化旅游企业与科技的结合,为文旅业的加速发展带来新的惊喜。
根据文旅部数据,2024年国内旅游人数达56.15亿,总花费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11%;入境游客1.32亿人次,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增长77.8%。以此增速为参考,叠加“十五五”进入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及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内科技创新全面提速关键时期,在悦己消费需求与智慧文旅供给的双向奔赴下,远景智库文旅研究中心预测,未来五年国内文旅消费市场规模有望实现翻倍增长。
当国内把文旅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的行动已开足马达至全速模式,文旅消费承担起消费升级时代引领、示范的功能,那么对国内具备稀缺文旅资源或以文旅产业为命脉产业的市县(区)政府而言,以文旅为切口,以点带面释放当地经济发展的活力与潜力,将是十五五乃至未来更长时间的一号任务。
在文旅创新赛道一向走在前面的“国际张”,再一次展露出与时代共进的前瞻眼光。今年4月,紧随《湖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出台的脚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编制出湖南省内乃至全国范围内首个由区级政府牵头编制的消费经济提升专项规划《武陵源区消费经济提质升级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此项《规划》由武陵源区人民政府与远景智库共同编制,专家评审会上,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吉首大学、张家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单位的专家组成的规划评审组一致同意通过,他们认为,《规划》指导思想正确,研究方法科学,调查研究充分,规划内容丰富,结构完整,逻辑性强,空间布局较科学,规划目标符合武陵区实际情况,具有较强指导作用,工作举措和保障措施皆可操作。
消费类专项规划是区域消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南,通常情况下由省、市级政府牵头,县级单位负责落地执行。然而,对县级政府来说,高层级规划抓大放小,难免存在定位、细节、颗粒度上难以全面对齐的问题。敢于自主编制区域经济专项规划,成为国内消费经济提质升级赛道“首个吃螃蟹的人”,不仅展露出武陵源区大力推进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积极进取,也意味着,湖南省已实现从省到市到县三级政府在大力推进消费升级进程上的同心同德。
专家评审会上,武陵源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董波表示,武陵源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的复杂局面,实施《武陵源区消费经济提质升级发展规划》对推动全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规划》内容,未来武陵源区将以文旅消费为支撑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如康养旅游消费、研学旅游消费以及旅游与演艺、体育深度融合的文娱体消费以及夜间消费等多方面工作,打造出消费升级赛道的“国际样板间”。
在经济全面转向扩内需、促消费的时代,站在全省的角度,湖南需要更多“武陵源区”。湖南文旅产业在2024年实现旅游总花费10653亿元,正式晋级为全省第4个万亿产业,拉动投资、促进消费、扩大开放、带动就业的作用愈加突出,在中国文旅消费版图中占据“重要一席”。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李爱武多次强调,文旅消费是看得见、摸得着、来得快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湖南文旅要主动把握消费规律,创新打造消费场景,激活文旅消费“强引擎”。
以文旅消费为支撑,与时代大势共振前行,以2025年为起点,湖南消费经济迎来关键阶段。一是我省消费经济潜力无限,前景广阔。2024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4%,比全国高1.9个百分点;今年1至2月,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5%,高于国家1个百分点。二是,我省消费要素基础却不稳定。连续两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居民消费信心不足,重点领域消费不振,优质供给明显不够等问题。根据3月底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的2025年消费新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以上。这就意味着,全省每个市区县都需要向武陵源区看齐,结合在地优势,加大力度释放消费潜能,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共同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站在全国的角度,每一个有稀缺文旅禀赋的县(区),也需要学习武陵源区“武装要牙齿”,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发展模式。如今年两会上,文旅部孙业礼部长所强调的,既要加强规划引领,推动把文化和旅游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跟国家重大的发展战略相衔接,从战略布局上为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留出空间,提供宏观政策支持。也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根据各自的不同的资源禀赋,一城一策,一地一策,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从而提供更精准的政策支持。
毫无疑问,2025年的文旅消费已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国际双向流动、国内消费升级、悦己消费需求释放共同推动行业增长。哪怕武陵源区只是在武陵山脉深处掀了掀翅膀,其在服务升级、科技赋能及新业态供给的先行一步,也可能在中国文旅市场酝酿出一场巨大的“蝴蝶效应”。